在滴滴缺席的网上车市,几家网上车市平台都玩了补贴游戏。但网约车价格战是历史事件,抢用户短期扩张的模式已无法复制。网约车平台的价格战不会重演。
网约车第二梯队
滴滴下架后,追求者相互追逐,但后继者暴露出无数缺点。滴滴的下架造成了用户流失,但其他平台没有能力承接。7月,高德出租车投诉较上月增长168%,同比激增1131%;T3出行投诉较上月增长23.2%,同比激增1162%;美团出租车投诉环比增长68.9%,同比增长300%。为此,在滴滴缺席的整个7月份,滴滴的订单量并没有下降,反而有所上升。
7月,所有主要的网络汽车相关平台都专注于挖掘司机。在整个网约车服务体系中,司机是核心资源。但是,滴滴司机和用户一样有选择的权利。挖掘司机本身就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短期利益,留住司机比留住用户更难。因为庞大的用户群,其在滴滴领域的地位。
垄断、隐私、二选一、杀熟多重重封锁线
隐私是滴滴下架的重要原因。滴滴赴美上市是否向海外申报用户数据还有待调查,但至少滴滴必须做更多的本土数据保护工作。在用户尚未形成规模的情况下,其他平台很难为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做更多准备。
强制选择现在是强制监管,所以没有平台会限制司机接单,因为现在司机是每个家庭都在争夺的热手资源。为了获得用户支持,补贴仍然是首选。扼杀网约车大数据的问题是在用户达到一定规模后衍生出来的。这种现象只能遏制,不能根除。
垄断可能是唯一有利于第二梯队的因素。每个行业都会有和麦当劳、肯德基一样的双子座竞争状态,这也是为什么网上车市的后来者有机会保持领先的原因。滴滴在IPO前推出了旗下子品牌花猪。现在看起来更像是断臂求生的防守策略,其实是遏制后来者的进攻策略。
补贴成为常态化
类似于数百亿电商平台的补贴,只要推出一个,就会延伸开来,互相效仿。司机和消费者的流动性决定了补贴将成为常态,主要重点是留住用户。行业内部是否洗牌还不得而知,但网约车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是必然的,网约车告别高利润已成为必然趋势。
滴滴和华最近的出租车免单是一个无奈之举。秩序透明也是如此。公开透明也有望成为统一的标准,这对用户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。
结语:以滴滴为例,迫于压力,引入了司机收费标准的透明度,一方面是为了应对监管,另一方面是为了改变自身的角色。坐拥数亿用户的滴滴想要盈利并不是难事,怎样赚取阳光下的利润才是难事。
附7月份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